
本网讯(学生记者 马敏 朱佳)5月23日晚,孝感学院党委书记肖波、副院长覃采芹、学工部部长黄颂,我院院长张忠海、党委书记王俊、学生工作处处长肖云霞、信息工程系相关领导老师等一同前往同大学生公寓8栋看望慰问我院信息工程系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汪品超同学。
来到学生宿舍,肖波书记首先向汪品超同学介绍了大家此行的目的:一,对其父亲汪金权同志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献身教育的行为表示钦佩、表示学习;二、受孝感市市长梁伟年的委托,前来看望,并表示梁市长将于近期亲自来宿舍看望,送来孝感市人民的问候;三、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汪品超同学的父亲关心和问候,希望汪品超同学能够好好学习、发奋图强、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汪品超同学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及父亲几十年来坚持不懈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从他的讲述中,大家了解到,虽然母亲病重,家庭情况举步维艰,但父亲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肖波说,生活是美好的,艰难的一页一定会翻过去的,汪同学的父亲几十年来在艰苦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心为公,现在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鼓励汪品超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秉承之前艰苦奋斗的精神,充满自信、傲视困难,努力学习、成才报国。肖书记希望,汪同学及我校所有像汪同学一样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手牵手、心连心,共同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肖书记表示,学校不仅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还会为每一个贫困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无忧学习、发展成才。
随后,我院院长张忠海与汪品超同学亲切握手,并表示,对汪品超同学父亲的感人事迹表示无比钦佩。他说,大家会一起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汪同学克服眼前困难,希望汪品超同学能够继续发奋学习,好好度过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人生价值。
最后,孝感学院党委书记肖波教授和我院党委书记王俊分别代表学校向汪品超同学送去了慰问金,并鼓励他努力学习,报国成才。
据悉,此前我院也积极落实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对像汪品超同学这样的在校贫困学生发放了阳光助学金以及部分生活补助。
链接:
汪品超的父亲汪金权,出生在蕲春北部山区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自华中师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蜚声中外的黄冈中学任教。一年后,在师生们的挽留和同学们的惊讶声中,他回到了蕲春北部山区的一所高中任教,一干就是20多年。22载扎根山乡,他教书育人痴心不改,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群孩子,勾勒出他年复一年的操劳,听不见赞叹,却从不曾气馁,更从不怨言。22年来,汪金权老师始终过着清贫的日子,仅靠自己微薄的薪水在失学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他不畏寒暑、耗尽青丝将无数莘莘学子送往梦想的彼岸,总钱数累计已超过10万元,受资助的学生近千人。他用“奉献是一种美德,能给山区学生一双希望的翅膀,能让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我这点付出,不算什么!”作为自己坚守大别山下22年的最有力解说。他是最贫穷的“公家人”,也是最富有的“好教师”。2001年以来,汪金权老师先后被授予黄冈市“优秀教师”、黄冈市“劳动模范”、黄冈市“三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2004年,他再次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10年5月18日、19日、20日,《楚天都市报》以《大别山下22年的坚守》为题连续大篇幅报道汪金权老师的感人事迹,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汪金权老师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汪老师所教过的学生先后有200多篇文学习作在《语文报》、《中华校园文学》等刊物发表,有1000多名考上大学。
(摄影:学生记者 严福灯 编辑:雷迪)